首页 > 演讲稿 > 开国大典教案(通用3篇)

开国大典教案(通用3篇)

时间:2024-07-24 来源:阅读力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开国大典》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l论文.jpg

  《开国大典》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电钮、瞻仰、漂浮”等词语。

  2、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教学难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媒体导入(播放开国大典纪录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视频中播放的是什么?从中你看到了什么?看完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庄重。)那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来学习本课,看一看课文中是怎么描写开国大典这一盛况的吧!(板书课题)

  师: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

  学生:典礼。

  师:“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

  学生:隆重

  学生:盛大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典礼。

  师: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

  2、整体感知

  师: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家预习这篇课文,你们预习了没有?

  学生:预习了

  师:那我就来检查检查你们预习的成果(课件出示字词,请一位同学带读)

  典礼委员协商外宾

  电钮瞻仰漂浮汇集

  庄严宣告欢呼肃立

  擎着共产党奏国歌毛泽东城楼檐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些词组中有两个词长得很像呢?(出示瞻与檐)那你们怎么区分并记住它们呢?

  “檐”指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例如:房檐、廊檐等。课文中指天安门的“城楼檐下”,均与建筑物是木料有关,所以“檐”字左半部是“木”。

  “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课文中指三十万人一齐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瞻”字左半部是“目”。

  学生:“擎”上下结构,下面是“手”。

  师:同学们,解决了这些生字词的问题?下面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

  (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师:这节课,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开国大典的这些程序部分,也就是课文的5至10自然段。【板书;(5至10)】

  教师引导出示标题小卡片,如下:

  主席出场阅兵仪式

  宣布开始群众游行

  宣告成立

  升国旗

  鸣礼炮

  宣读公告

  3、走进文本,理解文章大意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文章。

  师:同学们想感受开国大典的气氛吗,就必须走进这一个个的场面之中,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大典进行时”这个场面。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氛,把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用横线画下来。

  师:咱们先来交流交流,你划了哪些描写毛主席言行的句子。

  学生:①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②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③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师:你又划了哪些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呢?

  学生:①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②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③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师:请同学们对比着读读这些句子,你有什么发现?

  生:毛主席的一举一动,都能获得人民群众的瞩目和欢呼。

  师:是呀,毛主席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千千万万群众的心。我们先来看第一处描写,谁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学生: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除了听到了掌声,还看到了目光,这里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进行描写,在描写“目光”时用了一个词语?(“一齐”)这三十万人一齐把目光投向了主席台,就是为了看我们的领袖毛主席,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学生:三十万人的动作一样,不约而同。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

  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师:30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你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此时你就在会场,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都说,眼前有画面,心中有画面,就一定能读好。谁来读?指名读。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发现了吗?仍然是“一齐”,一齐做什么?这里抓住了人物的什么描写?(动作)联系上下文,我将“瞻仰”改成“仰望”五星红旗可以吗?

  学生:瞻仰是指恭敬地看,怀着严肃而崇敬的心情看。

  师: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师:从这掌声里你又听出什么来了?这掌声就是人们心情的流露。带着这份情感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齐读)从此,我们中华民族这一文明古国又将无比骄傲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师:在整个典礼进行的过程中,作者着重写了毛主席的言行,这样的描写叫做正面描写。还写了群众的反应,这样的描写叫做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烘托毛主席的伟人形象

  师:同学们对于这些内容的描写,我们称之为场面描写。场面的描写需要注意的是点面结合;突出氛围;层次清楚。

  4、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以后,我们可以从文中哪里找到群众的情感表现?同学们在一起读一读文章。

  学生:在阅兵式式上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挺着”是描写战士们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钢铁巨人”给人以坚强高大的印象。这句话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

  师:当飞机飞过上空时,群众的反应是怎么样的?

  学生: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抛”是描写群众情不自禁地把帽子、报纸等东西向高处扔去。“盖过”是描写群众的欢呼声之大,超过了飞机的隆隆声。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群众在观看阅兵式时,看到自己的飞机飞上蓝天时的激动喜悦的心情。)

  学生: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师:说说“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话的意思?

  学生:“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这是人民群众心里的光明。

  四、小结作业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气势恢宏的开国大典,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了群众的喜悦与激动之情,同学们课后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写生字词。

  五、板书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隆重盛大

  主席出场宣布开始

  宣告成立升旗鸣炮

  宣读公告

  《开国大典》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的反应来感受中国人民为新

  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点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情感。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开国大典》,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复习提问:

  师: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指名回答)

  师: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些场面?(学生回答,师课件引导学生回顾)

  过渡: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开国大典,一起体验新中国成立给人们带来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

  二、新授

  (一)学习“群众入场”部分

  1、师提出学习目标: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师课件出示句子:“工人队伍中,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3、指导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注意读出当时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时激动、迫切的心情。

  (二)学习体会“典礼的主体仪式”部分

  过渡:在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中,下午三点整,毛主席出现在了主席台上,开国

  1、课件出示要求:请大家细读5—10自然段,画出描写“参加开国大典的仪式时,

  人民群众的反应”的句子。并思考: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默读思考。

  3、集体交流。

  三、课堂总结。

  四、练笔。

  如果你参加了开国大典,你会怎样描写当时的场面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想一想,试着把它写下来。

  《开国大典》教案3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今天是你的生日》——这首歌唱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那就是。课件显示,学生齐读: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祝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月儿常圆儿女永远快乐

  一、开门见山,揭题解题(落实目标1、2)

  1.今天,就让时间回到70年前,回到我们的祖国诞生那神圣而庄严的时刻。我们来学习(课前板书:开国大典生齐读)。

  2.“开国”是什么意思?“大”又是什么意思?(板书:隆重、盛大)——再次齐读课题,读出这是大典。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二、学习字词,梳理脉络1.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下面来展示汇报一下。

  (1)哪位同学展示“我会读”?指一名学生进行汇报。

  (2)重点关注“擎起”中“擎”字的读音,之后同桌互读,进行评价。2.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我会写”。

  (1)“瞻”这个字在写得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2)引导“瞻”字右半部分的笔顺以及注意事项。(老师一边讲解一边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3.昨天已经预习了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大典进行时的盛况的?(5至14自然段)

  4.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开国大典的全过程有哪些程序?用小标题的形式写在相关自然段旁的空白处。师生交流小标题并板书:宣布成立升旗鸣炮宣读公告阅兵仪式群众游行

  4.同学们,开国大典的全过程都在黑板上了。我们来读一读。(学生齐读)

  5.5至14自然段是写典礼时的盛况,那么1至4自然段就是写(典礼前),第15自然段就是写(典礼后)。(板书:典礼前典礼后)

  6.教师小结:同学们,作者就是按照典礼前、典礼时、典礼后这样的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其中典礼时写了这些程序,把隆重、盛大的典礼写得清清楚楚、有详有略。

  7.那么你能根据小标题,概括出本课的主要内容吗?

  三、抓重点段,感受“盛大”。(落实目标3、4)

  1.这节课,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开国大典进行时。首先让我们聚焦课文的5至10自然段

  2.课件显示:快速浏览课文5—10自然段:从什么句子或段落感受到开国大典的隆重?在书上用横线划出来。找完之后出声读,试着用朗读来展现开国大典的隆重。

  3.抓重点段研读盛大。

  (1)刚才大家划了很多句子,有许多同学都划出了第7自然段。课件显示,指名学生读,读出盛大的感受: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2)三十万第一个句子中的哪些词让你们感受到了典礼的隆重、盛大?

  ①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的声音是多么的气魄雄伟,简直是地动山摇。——齐读第一句,读出这种感受。

  ②课文中还有几处也是写到三十万人一齐发出的动作,请看。课件显示,指名学生读: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地出现三十万人呢?(反复出现的三十万人使我们感受到人数的众多,而且他们的动作是一致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复运用这些词,突出了开国大典的隆重热烈,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群众激动、欢喜的心情,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党、对新中国、对人民领袖的热爱之情。)

  ③作者运用反复的写法,写出了人数的众多、动作的一致、场面的盛大。让我们共同合作来读读这几个句子,读出三十万人一致的动作。当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三十万人的目光(生接:一齐投向主席台)当毛主席庄严的宣告,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生接:一齐欢呼起来)当国旗升起时,三十万人(生接: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文中,“掌声”一次也在反复出现,你也来找一找。出示: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同时响起一阵掌声反复描写掌声,突出了开国大典的隆重热烈,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群众激动、欢喜的心情,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党、对新中国、对人民领袖的热爱之情。

  ④课文的9、10自然段虽然没有讲到三十万人这个词语,但是,很多句子也是写三十万人同时发出的动作。哪些句子?课件显示,师生合作读下面的句子: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⑤“三十万人”“全场”“一齐”“一阵”这些词语的反复出现在强烈地传达给我们一个信息,那就是这三十万人的动作是一样的,且是一齐发出的。多少年的屈辱,多少年的奋斗,多少年的等待。血雨腥风应有涯,漫漫长夜终须尽。这神圣的一刻,终于迎来。(课件播放毛主席宣告成立和群众欢呼的视频)

  ⑥此时,你就是这三十万人中的一员,你的心情怎样?(激动、喜悦、自豪……)对毛主席,对新中国,你有了一份怎样的感情?(热爱、崇敬……)

  ⑦想象补白①同学们,假如王二小的好伙伴、董存瑞的战友、身经百战的老将军、在战争中失去双亲的孩子等等这样的人听到了这一宣告,他们会有怎样的举动呢?课件显示:王二小的好伙伴听到这庄严的宣告,。董存瑞的战友听到这庄严的宣告,。身经百战的老将军听到这庄严的宣告,。在战争中失去双亲的孩子听到这庄严的宣告,。请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写一写,写在你的书上。(学生写,教师巡视,做上记号,指名做上记号的学生交流。)

  ⑧回首往事,历历在目,苦与痛、泪与血,屈辱与抗争,所有的一切都化作对新中国无尽的呼唤和热爱。因此,课件显示,学生齐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3)语言的层次课件显示第二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①第二个句子的哪些词语能使你们感受到典礼的隆重、盛大呢?(两个“传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传得很远、很远,传到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指名读第二句话,读出隆重、盛大。

  ②这一段中的两个句子都写出了大典的隆重、盛大,在这两个句子中都有“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这样相同的句式。课件显示: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那么,能把这两个句子换个位置吗?(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少多近远小广欢呼欢跃

  ③作者虽然用了相同的句式,但是语言的描写是有顺序,有层次的,作者在写的时候按照人数的由少到多,距离的由近及远,范围的由小到广,由欢呼到心的欢跃这样的层次来写,层层递进,写出了大典的隆重、盛大。

  四、自学“阅兵”,再现场面。

  1、热烈而庄严的典礼仪式已经结束,接下来的“阅兵式”又将是怎样一番情景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1——13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能感受到些什么?

  (1)学生交流学习感受。你能填空吗?试一试!

  (2)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这次阅兵式的?(按照行进方阵行进顺序)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

  (3)指导朗读课文的12、13自然段,再现万众欢腾的场面。

  (4)在阅兵式的过程中,哪些是“点”的描写?哪些是“面”的描写?五、略学“游行”,学习点面结合。1.庄严而壮观的“阅兵式”将开国大典推向了高潮,“群众游行”队伍又将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2.齐读“群众游行”的场面描写。3.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红流”指什么?“光明”又该怎样理解?4.领悟第14自然段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在这一段中哪些是“点”的描写?哪些是“面”的描写?六、总结写法,拓展延伸1.这篇课文通过“宣布成立,升旗鸣炮,宣读公告,阅兵仪式,群众游行”五个特写镜头向我们开国大典的盛况,其间有重点描写一个人的场面,也有描写多人的场面,这种写法叫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我们也借助这篇课文学到了进行场面描写的好方法,即:点面结合、层次清楚、突出气氛。2.小练笔: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写写你印象深刻的一个场面,可以是一次运动会,可以是一场文艺汇演,也可以是一场拔河、跳绳、踢毽子比赛,还可以是一次有趣的活动。【板书设计】大典前群众入场1、庄严宣告开2、升旗鸣炮国大典中3、宣读公告大4、阅兵式典5、群众游行大典后退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