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童年的朋友导学案(通用5篇)

童年的朋友导学案(通用5篇)

时间:2024-08-20 来源:阅读力

  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最纯真的时光,在这段时光里,朋友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陪伴我们成长,共同度过无数欢乐时光。童年的朋友,不仅是我们的玩伴,更是我们心灵的寄托。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童年的朋友》导学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表演2.jpg

  童年的朋友导学案1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品味优美的语言。

  2、理解文章中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3、学会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品味优美的语言。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的写法。

  教学时数

  2教时

  教学安排

  第一教时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感知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二教时侧重对能力的培养和迁移,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

  一、引读

  导语设计:

  朋友是一杯酒,越能是困难的时候,越能品味到他的真诚;朋友是一盏灯,在我们最黑暗的时候,是他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走出困境;朋友是冬日的暖阳,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是他们处处为我们驱散阴霾。真的,真挚的朋友给我们鼓励,给我们力量。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是朋友帮助我们登上成功的顶峰,到达理想的彼岸。童年的高尔基从小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是他的外祖母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

  今天,我们就一齐来学习他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童年》中的《童年的朋友》。

  (板书课题)

  字词检查:

  发绺马鬃诅咒颤动敏捷两颊

  文学常识:

  高尔基苏联作家。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剧本《小市民》。

  二、初读

  我们平常所交的朋友,一般都指在学习上、生活上帮助我们的同学、同事、伙伴,但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长辈称为“童年的朋友”?

  1、教师范读课文

  2、思考:

  ⑴我为什么把外祖母称为“童年的朋友”?她给我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⑵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⑶说说你对文中外祖母的印像,并请你为“外祖母”画一幅肖像。

  (通过解决三个问题来整体感知课文,结合学生所画的肖像初步感受外祖母的形象)

  3、学生交流发言,教师总结,形成板书。

  外貌描写

  朋友——外祖母:

  语言描写

  三、品读

  1、教师:读过课文,我们感觉到本文中的人物描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你认为描写得最精彩的部分,并选择一至两句并批注。

  ⑴学生朗读,作批注;

  ⑵并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间交流,小组各成员轮流问,其它同学汇报学习的成果;

  ⑶小组选出精彩的批注,上讲台作汇报;其它小组作评价

  ⑷教师总结,重点强调比喻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和侧面烘托在文章中的运用。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外祖母的形象,给作者哪些深远的影响。

  (通过外祖母的语言描写外貌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尤其是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板书:充满爱心,慈爱和蔼,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坚强、乐观。)

  四、迁移

  1、我们学习了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了解到他的外祖母给他深刻的影响,你童年时代的最难忘的朋友是谁?你能学习课文的某些写法,用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你心目中的好朋友的形象?

  2、学习了本文,我们掌握了人物描写的手法,尤其是通过描写眼睛来表现人物性格,请你们学习这样的写法为你的同桌描绘出他的形象,表现他的性格。

  4、你学过本文后,你学到了什么?

  (主要从人物描写手法,侧面烘托,语音、修辞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

  五、巩固

  1、有感情朗读课文,整理字词

  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风景12.jpg

  童年的朋友导学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拳、调、羹、邦、献、憋、制”,会写6个生字“粒、睡、拳、调、献、制”,积累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我”与童年的朋友小熊之间真挚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积累6个词语。

  2、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美好的童年时代有哪些好朋友。引导学生不仅说出陪伴自己玩耍的伙伴,还要说说无生命的玩具朋友。

  2、出示学生喜爱的玩具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玩具朋友的回忆。

  3、过渡:很多玩具朋友陪伴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代,今天,我们跟着一位外国作家走进他的童年,看一看他童年的朋友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

  学习生字。

  认读字学习字音,理解字义;会写的生字让学生从音、形、义几方面讲一讲。

  音的重点:“拳”:三拼音节;“调”:多音字;“制”:整体认读音节。

  形的重点:“拳、制、睡”。第一个字是上下结构的字,后两个是左右结构的字,指导书写。

  2、学习词语:拳击家、代替、形影不离、硬邦邦、沉默、克制。学生开火车领读词语。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文中“我”童年的朋友是谁?我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我童年的朋友是谁?板书:玩具小熊

  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我和小熊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完成下面填空。

  (出示幻灯片):“我”一开始要当(拳击家),拿童年的朋友——小熊来(练拳),但是“我”后来想到(小熊曾经带给我的快乐),于是“我”改变主意,永远不想当(拳击家)了。

  板书:要当不想当

  四、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听边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指名回答,概括本段内容。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段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小熊的?(颜色、眼睛、双手)

  2、具体说一说它的颜色、眼睛、双手分别是什么样的。

  3、教师引读:小熊坐在我的面前,一身(巧克力色)。两只眼睛(一大一小);大的是(原来的,玻璃做的);小的是(用一粒纽扣代替的)。小熊用它那不一样大小的眼睛(十分快活地瞧着我),两手(朝上举着),似乎在(开玩笑,说它不等我打就投降了)。

  (三)重点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我”和小熊以前的关系怎样?(非常亲密)

  2、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哪个词语最能感受到“我”和小熊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板书:形影不离

  3、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

  4、再读这一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具体写了“我”和小熊的形影不离,用直线画出来。

  5、指名回答。(出示幻灯片):那时我走到哪里都带着它。吃饭时让它坐在旁边,用调羹喂它;当我把什么东西抹到它嘴上时,它那张小脸就十分逗人,简直像活了似的。睡觉时我也让它躺在旁边,对着它那硬邦邦的小耳朵,悄悄地给它讲故事。)齐读,读出“我”和小熊关系亲密的语气。

  6、小组讨论:还有哪些词语写出了“我”和小熊之间的亲密关系。

  学生汇报。板书:一心一意真正的朋友

  7、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些语句的体会。

  教师总结:我和小熊就是这样一对形影不离的朋友,甚至为了他,把命献出来都舍得。带着这份感情齐读第3自然段。

  (四)学习4、5自然段。

  齐读第4、5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流泪了。

  (五)学习完这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

  总结:童年是最美好的,童心是最可贵的,让我们善待自己童年的朋友,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事物。

  五、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出示幻灯片):比较句子,哪一句的效果好?好在哪里?

  (1)那不一样大小的眼睛十分快活地瞧着我,两手朝上举着。

  那不一样大小的眼睛十分快活地瞧着我,两手朝上举着,似乎在开玩笑,说它不等我打就投降了。

  (2)当我把什么东西抹到它嘴上时,它那张小脸就十分逗人。

  当我把什么东西抹到它嘴上时,它那张小脸就十分逗人,简直像活了似的。(联想句能让句子中的事物变得生动、活泼、有趣起来。)

  六、布置作业

  略

  七、板书设计

  童年的朋友

  “我”形影不离(小熊图)

  想当珍惜

  不再想当关爱

处暑3.jpg

  童年的朋友导学案3

  课时一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童年的朋友》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内容。节选自高尔基的《童年》。节选的部分文字不长,但作者用饱含深情而又十分细腻的笔调,把外祖母的形象写得十分丰满而有艺术魅力。教授本课要在认真阅读的前提下,抓住人物描写的特征,解析语言,从而体会我与外祖母之间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细腻又饱含深情的语言;

  2、通过细节的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细腻的描写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2.通过课文三次描写外婆的眼神,从中体现了外婆丰富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

  2、人们应该与孩子成为朋友,不分长幼,平等相处,保持天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有写人记事的能力,本文语言描写丰富多彩,学生会有很高的兴趣,加上纯真的情感体验会有效达到教学目的;但七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较差,这就需要利用多媒体呈现问题和图像,激发兴趣、理清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学生阅读为主,根据人物描写的一般方法,要求学生相互协作,圈画文中相关内容,品读语言、体验情感,采取设疑-举例-讨论-讲解-概括几个步骤赏析课文,感受外祖母的慈爱形象。

  五、整合思路

  1.情景导课。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激发兴趣,勾起联想和回忆;

  2.整体感知。通过多媒体展示文本,学生配乐朗读课文并了解作者及文章梗概;

  3.探究赏析。出示有关人物描写的一般手法,对号入座,再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分析、欣赏、体会。多媒体出示问题,按步骤赏析课文。

  4.课堂延伸。多媒体出示实践要求,提供示例锻炼学生观察力和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环境:模式二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小结:童年时代留给我们许多难忘的爱的故事。爱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拥有太多的回忆和幸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年的朋友》这一课,认识一下高尔基心目中最敬佩、热爱的童年朋友——外祖母。在这首歌曲的美妙旋律中,让学生真切的感受童年的美好回忆。启发学生讲述自己与最亲近的人的感人事迹。

  多媒体播放音频歌曲,欣赏审美、陶冶情操,勾起联想与回忆,激发学习兴趣,为全文学习打下感情基调。

  2.走进作者并了解写作背景。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介绍高尔基的生平、生活背景及其创作情况。

  3.学生通过选读、跳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各小组合作解决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出示作者照片并做补充介绍写作背景。

  播放背景音乐增强阅读情趣。

  二)整体感知

  要求:

  1.将文中的生字词画出来,查字典或联系前后文解决音字义。

  2.将文中理解有难度的句子标出来,同桌讨论解决。

  3.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哪句话可以概括全文的中心内容呢?

  3.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和字形

  噗【pū】脯【pú】绺【liǔ】颊【jiá】嗅【xiù】皱纹【zhòu】兜【dōu】鬃【zōng】辫【biàn】鼻【bí】咕哝【gūnong】诅【zǔ】

  4.初读明确:

  ①小说的主人公是“外婆”,表达了作者对外婆的敬重和无限的怀念之情;

  ②“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5.出示文本课件检测字词掌握情况。

  6.出示朗读要求,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三)探究赏析

  学法指导: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情描写……另一种分类: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所有的描写都是为了刻画人物的性格。

  1.人物描写方法分析:

  外貌描写:(健康慈爱乐观坚毅)

  头发—多、密、长、黑、厚

  眼睛——光芒(气愤、愉快、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小、圆

  脸—皱纹(但年轻、明朗);

  嘴唇——歪扭;

  鼻子——松软、大、红;

  牙齿——坚固、雪白;

  身材——肥肥胖胖。

  语言描写:

  温暖而柔和;用心唱歌,像鲜花一样温柔、鲜艳、丰润。

  分析:对话的内容有关头发;睡觉的事情;打碎牛奶瓶的事情。生活并不令人满意,但只要和“我”说话就显出轻松,平等,和蔼;关爱(朋友);比喻句说明外祖母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我”的爱,“我”完全体会出了这里的爱。

  动作描写:(她眼睛的明亮,乐观坚毅)

  梳头、编辫子、嗅烟草

  神态描写:(快活)

  (教师出示有关人物描写的几种手法,提供示范要求学生通过片段阅读举例验证,从而掌握人物的特点以及作者描写的手法。)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仔细揣摩下面的文字在表现人物精神风貌方面的作用。

  (1)“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打破了……一下子就牢牢的打进了我的记忆里。

  (2)在她没来以前……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

  经过共同探讨明确:

  (1)我打破牛奶瓶,外婆没有责骂,只是询问一下原因,而且声音柔和,表现了她善解人意,温柔善良的性格。

  (2)外婆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了我,给了我关怀,使我有了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展开全文阅读

  四)美文美读

  1.文中几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画出有关句子,体会这些描写表现了外祖母怎样的内心世界?

  2.总结课文在人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3.外婆在孩子眼里是长辈,可作者在文中说外婆是他的“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朋友”,你是如何理解的?

  示例:

  (1)“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乌黑的长发曾经是外祖母你年轻貌美的标志,是她的骄傲,但是现在已不再年轻,从中可见对韶华尽失的些许伤感。

  (2)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从中可见外祖母活泼、愉快而又充满活力。

  4.本文在人物描写方面有以下特点:

  1)从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和描写人物。

  2)语言细腻饱含感情、富有表现力。

  3)作者巧妙地、创造性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5..从自己的感受谈起,与文中的外祖母作比较得出:

  外祖母美丽善良活泼,充满活力,不在孩子面前掩饰自己,不束缚孩子,如“不睡就不睡吧”,不责骂孩子。动作轻快而敏捷。外祖母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了“我”,给了“我”关怀,使“我”有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五)课堂延伸

  1.有人说得好:“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写人最好是写眼睛,从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本文就多次写到了外祖母的眼睛,你能写写老师或父母的眼神吗?

  2.推荐阅读:《童年》。学习文中具体、细腻的描写方法。注意通过描绘人物的眼神来表现人物的内在性格。

  出示实践要求,提供示例,锻炼学生观察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

  童年的朋友

  高尔基

  外貌

  语言

  动作

  神态

  七、教学评价设计

  成功经验:

  通过媒体呈现问题提示和帮助学生迅速准确的画出刻画人物形象的内容,深切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渗透的感情。

  需要探索的教学方法:

  整体感知课文,应抓住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关键词句来设问。

  需要提高的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自我展现的意识。

开心.jpg

  童年的朋友导学案4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说出外祖母成为“我”童年朋友的原因;

  2、通过品读对外祖母的精彩描写,说出作者对外祖母的热爱、感激之情;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修改“给父母的感谢信”,初步掌握阅读和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分析外祖母成为“我”童年朋友的原因;

  2、说出作者对外祖母的热爱、感激之情。

  课时: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播放一组儿歌)

  教师指:课前我们听到了久违的童谣,当熟悉的旋律回响在教室里的时候,我看到许多同学的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童年时候,大家成为朋友是不是像歌里唱的敬个礼、鞠个躬那么简单?

  (学生答)

  你们认为要成为朋友需要什么条件呢?请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发言,教师及时板书)

  二、整体感知(读出爱)

  教师指: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的确这些都是成为朋友的重要条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大家已预习了文章,能不能告诉老师作者童年的朋友是谁?(学生答)对是他的外祖母!成为朋友需要那么多的条件,作为长辈,要成为小孩子的朋友,显然更难了。外祖母是如何做到的呢?想知道原因吗?那就请大家打开课本来寻找答案吧!请用自己最熟悉的读书方法读课文,思考外祖母为什么会成为小高尔基的童年朋友?请结合来谈谈你的看法。

  2、学生读课文(教师走近学生,注意收集学生读错的地方,以全班纠正)。

  3、独立思考,交流。

  4、教师指:正如同学们所说的,外祖母的平等、关爱、尊重等等使她成了“我”的朋友,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字——“爱”,她的爱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轰轰烈烈,而是一些平常我们都不太注意的`小事,看来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们发现了外祖母深深隐藏在细节中的真爱。外祖母深深地爱着小高尔基,那么大家认为高尔基爱她的外祖母吗?(学生答)何以见得?

  三、深入探究(读懂爱)

  1、过渡语:的确,小高尔基也是爱他的外祖母的,他没有说“外祖母我爱你”这样的话,而是将对外祖母的感情化为精彩的文字,请同学们仔细研读文章,从文字中寻找那份爱。请结合,自选角度探究“我”对外祖母的爱。

  例:细节描写、修辞手法、方法等

  2、学生细读、交流(头发、声音、眼神、动作)

  3、教师指:高尔基将对外祖母的观察表达在文字中,将感情融化于细节中。语言细腻,饱含感情。正是如此,使得外祖母形象成为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最有艺术魅力的光辉形象之一。

  四、改写书信(表达爱)

  1、过渡:爱是相互的,或许高尔基永远无法报答外祖母对他的爱,或许现在的我们难以报答亲人对我们的爱,但我们可以和高尔基一样表达出对爱的感激。今年我校大力营造“和”文化,寒假里学校布置了一项作业“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感谢父母十多年来的养育之恩。老师看了你们的信,看到了你们对父母爱的感言,但老师觉得这些语言过于空洞,不能真正地打动老师,你能不能模仿高尔基这文章的方法和技巧,对你文章的某一件事进行修改,表达出细腻而真挚的爱。

  2、学生修改(老师深入学生,适时指导)

  3、展示学生修改的文章,同学互评

  五、学生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将你修改后的感谢信交给所写的亲人。

  板书:

  童年的朋友

  高尔基

  平等

  理解

  外祖母宽容“我”

  尊重

  观察细节描写细腻感情真挚

高三.jpg

  《童年的朋友》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激发孩子对家人的爱心。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种方法,感受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

  学习重点、难点:

  1.传授学生揣摩课文语言的方法,体会文学作品中感人的片段,从而培养学生对家人的热爱,体会亲情的概念。

  2.中重点语句的揣摩,以及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课时:两课时

  教学方法:赏析诵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阅读《童年》的开头段落,结合图片,介绍作者。烘托一种沉重的氛围。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感受“我”的外祖母在“我”的生活中的重要。板书课题,扣住“朋友”,整体体会的要旨。

  二.点拨

  1.朗读课文,说说“外祖母”和我的关系。

  学法指导:①要了解一篇的主旨,重要的是要抓住的“文眼”。即的关键句。在记叙文中,就要多观察文题和的最后一段。②在每读完一段时,要及时概括段落的中心意思,这样就能尽快的把握的中心意思。

  [明确]:

  外祖母是我终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2.读课文,结合人物描写片段,说说你所认识的外祖母。

  学法指导: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情描写……另一种分类: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所有的描写都是为了刻画人物的性格。

  [明确]:

  外貌描写:

  头发——多、密、长、黑、厚

  眼睛——光芒(气愤、愉快、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小、圆

  脸——皱纹(但年轻、明朗)嘴唇——歪扭

  鼻子——松软、大、红牙齿——坚固、雪白

  身材——肥肥胖胖

  分析:健康慈爱乐观坚毅

  语言描写:

  温暖而柔和;用心唱歌,像鲜花一样温柔、鲜艳、丰润

  分析:对话的内容有关头发;睡觉的事情;打碎牛奶瓶的事情。生活并不令人满意,但只要和“我”说话就显出轻松,平等,和蔼;关爱(朋友);比喻句说明外祖母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我”的爱,“我”完全体会出了这里的爱。

  动作描写:

  梳头、编辫子、嗅烟草

  分析:反衬她眼睛的明亮。

  神态描写:

  快活

  总之:“我”的外祖母是一个饱经生活的艰难却永远年轻、乐观、慈爱的老人。

  三.课后消化

  1.朗读全文3遍

  2.仿写训练

  写人最好是写眼睛,课文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体会这些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你能用几句话写出父亲或母亲(也可写其他人)对你进行教育时的眼神吗?试试看。(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外貌描写:头发——多、密、长、黑、厚

  眼睛——光芒(气愤、愉快、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小、圆

  脸——皱纹(但年轻、明朗)嘴唇——歪扭

  鼻子——松软、大、红牙齿——坚固、雪白

  身材——肥肥胖胖

  语言描写:温暖而柔和;用心唱歌,像鲜花一样温柔、鲜艳、丰润

  动作描写:梳头、编辫子、嗅烟草

  神态描写:快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整体读课文抓中心的方法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二.揣摩外祖母对“我”的影响。

  1.外貌描写中感受到对“我”的影响。

  [明确]:突出老人的特征,对生活的不如意,与对我的态度的温和做个对比;在对比中表现对我的深爱;开朗的性格,年轻开朗的心态,是外祖母成为“我”的朋友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如此困难的并不顺心的生活中,外祖母如此乐观,必然对“我”的性格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也赋予“我”在人生中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和描写人物。外祖母的微笑、牙齿、衣服、眼神等,都寄寓着“我”对外祖母的爱。特别是比喻句,表现“我”和外祖母“朋友”的关系。

  2.从议论的语句汇总体会“我”对外祖母深厚的感情。

  [明确]:最后一段的抒情议论,表达“我”对外祖母的感激,写出了外祖母对“我”一生的重大影响。

  “她从来……花边”,运用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没有外祖母,“我”的生活是黑暗的,没有温暖,没有阳光,外祖母的“爱”把“我”从黑暗中带到光明的世界里,是外祖母的爱使“我”的世界丰富多彩。

  “她马上……朋友”,三个修饰语,表现了外祖母在“我”生活中的极为重要,也极为特殊的位置。

  “是她……生活的”。外祖母对我无私的爱,对生活的爱,和她那乐观的精神和坚毅的性格,使我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使我有了战胜生活中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3.完成课后练习。

  三.小结:

  这篇自传体小说,通过“我”的体验与感受,表现外祖母这个人物形象,他富有活力,充满幽默感,对年幼的“我”关心备至,用平等、关爱的心态关注着我的成长,给了“我”最大的支持与安慰,是“我”“最珍贵”的“终身朋友”。通过具体、细腻的描写,把人物表现的淋漓尽致,独具魅力。

猜你喜欢